网讯:“无现货、不市场”,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行业内被简称为“中发9号文”。以中发9号文的印发为标志,中国掀开了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序幕。截至目前,第一批8个现货试点中,南方(以广东起步)、山西、山东、甘肃、蒙西已经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第二批6个现货试点均已完成模拟试运行;其他14个制定市场方案的非试点地区除蒙东、吉林外,均正在独立或跟随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规则体系;南方区域市场已经模拟运行近一年。
新电改以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取得了哪些重要经验?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下一步努力方向有哪些?电联新媒今日起开辟新专栏【电力现货地方志】进行全面盘点。
南方(以广东起步)作为全国第一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也是首个开启按日试结算的地区。虽然目前尚未冠以正式运行之名,但近21个月的长周期连续平稳运行,已让广东现货市场成就无冕之实。“试出来”的广东样板正为我国其他省的现货市场建设推进提供着经验借鉴,并将持续以实际行动诠释对现货市场功效的深入理解。
“闯出来”的广东市场
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之前,广东电力市场已在大用户直购电、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售电侧放开、输配电价核定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新举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千淘万漉始到金。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以特急文件公布首批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南方(以广东起步)位列其中。在国外经验不可照搬、国内尚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面对现货市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采用节点电价还是分区电价,用户侧报量报价还是报量不报价,中长期合约如何转换以配合现货市场,高成本燃机如何补贴等诸多抉择和问题,广东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之势,一往无前,紧锣密鼓地组织专家学者集中研讨、逐一解决。2017年12月《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次年8月底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1+8”运营规则完成发布,并在后续市场运行过程中边试边改、不断完善。期间,广东建成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齐全、配置完善的现货技术支持系统,为现货市场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咬定青山不放松。广东现货市场建设步伐快、目标明、决心强,在坚持推动集中式现货市场较好地体现电力时空价值的过程中,广东成功应对多轮次挑战,坚持结算运行不停步。2019年以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按照“日-周-月-长周期连续”稳步推进试运行工作,完成日、周、月、跨月、跨年等多轮结算试运行,并于2021年11月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期间经历了电力供需富余和短缺、一次能源价格高企及低位、高温寒潮与台风特殊天气等多场景的考验,尽管各方对于现货价格信号一度提出各种质疑,但政府主管部门和市场运营机构顶住了舆论压力,坚持开展结算运行,市场成效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试出来”的广东经验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更难保万无一失。但不试就无法解决问题,更发现不了新问题。在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广东不会是最后一个遇到这些难题的地方,只是先行者必须敢于直面困难并首先尝试解题。广东现货市场的成功运行,其核心秘诀就在于“先试先行、边试边改”,在不断探索、尝试和完善的“试错、解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对我国全面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理顺价格传导机制,实现电价能升能降。广东采用分24小时的方式开展月度集中竞争交易,提升市场主体调整电量曲线的灵活性,促进中长期市场形成有效的分时价格信号,推动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有机融合。建立起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在一次能源燃料价格波动超出上下限范围时,视市场运行情况启动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相关费用由全部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并鼓励交易双方在合同中自行约定煤电价格联动条款,已通过煤、气、电价格联动累计疏导发电成本约285亿元,有力纾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创新推行峰谷平衡机制,加强用户侧结算电价与分时电价政策的衔接,引导用户主动削峰填谷。通过多项关键机制的优化调整,广东顺利实现市场交易从价差模式向绝对价格模式转变,为推动电价“能升能降” 积极创造条件。
转变传统思维观念,披露信息应披尽披。在电力交易体系中,信息对市场主体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现货市场推进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为市场主体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也是保障市场主体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措施。广东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国内首个详细的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文件——《广东电力市场信息披露管理实施细则》,以规范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方式、范围和内容。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以交易系统作为市场的统一信息披露平台,打造“中长期+现货”全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信息披露流,建立了年、月、周、日逐级递进的信息披露体系。当前,广东电力市场相对全面、细致的披露信息内容,方便、简单的信息获取手段,有助于市场主体了解市场形势、社会公众获取市场信息、监管机构加强市场监管,为市场的高效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持续扩大主体范围。广东在推动燃煤、燃气及部分核电参与现货市场的基础上,持续运用市场机制扩大市场主体范围。2022年12月,广东印发《广东新能源试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方案》,允许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风电、光伏发电企业采用报量报价参与广东现货市场,全电量参与优化出清,按照“90%基数电量+10%现货偏差电量”进行结算。随后印发《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建立涵盖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新型储能交易体系,明确储能参与市场交易方式,推动独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截至2023年5月底,广东电力市场主体5.9万家,其中发电机组252台、售电公司291家、电力用户5.8万家。市场主体规模的不断增加,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促保供作用显著
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围绕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绿色运行开展,其实践经验表明,电力现货市场对于发现分时电价、以市场机制促进高峰电力保供和低谷新能源消纳,从而提升电力安全保供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电力现货市场价格灵敏反映供需和成本变化,激励发用资源主动调节促保供。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价格随影响因素快速变化,直接引导发电侧和用户侧市场主体即时响应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负荷高峰时段,现货价格超1元/千瓦时,有效提升发电积极性;春节、清明等节假日期间,现货价格降至0.3元/千瓦时,激励各类机组深度调峰;受煤炭供应紧张和煤价上涨影响,现货日前成交均价最高突破0.755元/千瓦时,体现了上下游价格信号的合理联动。此外,准确的现货价格也为中长期交易提供了价格参考,引导发用双方形成合理预期,进而更好地发挥中长期市场在广东电力保供中的“压舱石”作用。长远来看,通过中长期和现货市场连续长周期的价格信号,能够引导发电侧在广东投资布局和用户侧在广东负荷转移的自主、合理调整,从而实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现货市场有效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促进电力绿色经济运行稳供应。现货市场出清机制对边际成本相对较低的清洁能源优先消纳十分有利。一方面,在电力供应宽松时段,由于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下降,引导高成本机组“减小出力、停机调峰”,有助于燃煤、燃气机组在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减少燃料库存消耗,提升其在电力供应紧张或高峰时段的保障能力,并为最大化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置换发电空间。如2022年春节假期期间,现货市场平均日峰谷差达0.683元/千瓦时,其中低谷价格最低为0元/千瓦时,调峰机组最大可获得0.497元/千瓦时的中长期偏差收益,调动供热机组释放调峰潜力约400万千瓦、煤电深度调峰20万千瓦,有效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另一方面,由于低能耗、高效率的火电机组发电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在现货市场优先中标,有利于节能降耗、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2021年11月启动结算试运行以来,燃煤机组平均发电煤耗为306克/千瓦时,较试运行前减少19克/千瓦时,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促进减碳目标的落实。
广东素来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推进过程中亦是再度展现了其“敢为人先,敢闯敢冒,先试先行,边试边行”的改革先行者的勇气和担当。相信广东也将坚定不移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大胆探索,为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贡献广东样板!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为电力行业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