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所谓“产能过剩”,中国需要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再次设计

新能源采编储能 2024-10-12 15:00:22 462阅读 举报

  网讯:近日,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事务的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Jose Fernandez)在访问葡萄牙期间,指责中国锂生产商通过“掠夺性”定价向全球市场倾销锂,以此打击试图开发竞争性锂矿项目的矿业公司。

  费尔南德斯表示,中国目前生产的锂“远远超过世界的实际需求”,这是一种“故意的应对措施”,旨在回应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实施。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与能源投资计划,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他补充道:“他们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降低价格,直到竞争对手消失。这正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同时,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也在一次商业论坛上表态,墨西哥将在美中贸易争端中积极支持美国立场。

  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欧盟对华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当下,墨西哥这一表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为墨西哥产业政策的重大转向,更意味着美国正在围绕全球供应链进行重大重构。

  类似墨西哥这样依重对美国出口的一些国家,正在根据美国的战略安排重新调整供应链,并由此形成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布局的长期压力,表明美国正依靠着其全球最大市场的能量,不断地将中美之间的产业竞争,转化成为中国与其他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之间的竞争。

  无论是欧盟的加征关税,还是墨西哥的政策转变,其实都是中美地缘政治激烈交锋的缩影。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制造的出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的出海之路将面临严峻挑战。

  事实证明,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宣告失败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切割已经不再寻求速战速决,也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开始用多样化的手段、像切香肠一样的针对中国,例如拉着盟友一起指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同时把全球供应链按价值观进行分组,也就是美国所谓的“友岸制造”。这种情况下,欧洲对中国企业来说,就变得格外重要。

  如今,欧洲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复杂。一方面,欧洲需要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也需要中国的新能源制造,但欧洲又觉得中国的规则很不公平,因为中国目前是一种超级制造规模、超低成本下的压倒性出口,这种出口方式对欧洲本土企业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所以欧洲国家指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的出发点,是因为本土企业遭受沉重打击并且欧洲无法从现有的供应链中获益,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对抗的出发点有着很大区别。

  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欧洲近年来正在深刻反思,光伏市场是欧洲带动起来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产品等产品欧洲企业也在做,但最终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供应链。因此,欧洲开始对中国压倒性出口的“新三样”甚至包括氢能、电解槽等产品采取排斥态度。

  这时的中国企业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怎么与欧洲建立一个共赢的规则?也就是怎么设计出一个重新分蛋糕的共生机制?

  虽然中国企业还没习惯这一点,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还是需要和欧洲一起坐下来谈,共同建立一个顶层设计和包容共生性的全球产业链,让欧洲企业也能从新能源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中受益,这就需要整个新能源行业、企业和国家共同系统性地思考。

  而在中美地缘政治对抗以及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的新形势下,中国与墨西哥等一系列美国制造外包转移对象国,会长期处于在竞争中寻找合作空间的状态,完全消除相互依赖既不现实,也不是最优选择,但是,在进口与本地技术、产品的选择上,竞争将会十分激烈。

  至于西方国家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业内专家认为,以一年、两年的尺度来看,可能存在短期内产能的不均衡,但以全球能源转型发展需求的五年、十年尺度来看,完全没有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德国电网的可再生能源上网占比为58%,美国加州电网接受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是61%。无论是国内电网还是海外其他地区电网,距离以上占比还有相当差距。所以,解决短期内风、光、储产能不均衡问题的思路不是踩刹车,而是如何打通堵点、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上网占比。

  最后,无论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再次设计的结果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未来谁能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在这场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动。

版权声明:
作者:新能源采编
链接:https://www.zhaoxny.com/p/1ccf56b01af2c4.html
分类:储能
本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
机械储能有哪些方式?
问答 1 位能友回复
如何判断锂电池的优劣?
问答 1 位能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