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杭州亚运会将绿色甲醇拉入大众视野。今年以来,绿色甲醇投资渐热,不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均在关注绿色甲醇相关项目,以期抢抓绿色甲醇发展“风口”。
今年9月20日,中远海运、国家电投、上港集团、中国检验认证共同签署《关于开展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将共同构建符合国内外绿色认证标准、运转稳定畅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绿色甲醇全产业链,全力推动国内首批绿色甲醇生产项目落实落地。10月8日,中海油集团旗下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绿色甲醇项目诚邀洽谈公告书》,向相关企业抛出橄榄枝,邀请国内外拥有生物质、绿氢等优势资源的绿色甲醇领域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洽谈、研究产业布局……
种种迹象都向行业发出信号:绿色甲醇“风口”真的来了!
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甲醇被认为是未来较具潜力的脱碳燃料。
何谓绿色甲醇?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指出:“关于绿色甲醇的定义,目前全球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我认为,如果能够使用可再生的原料制取甲醇,并且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能够做到足够低,就可以称为绿色甲醇。”
在业内看来,绿色甲醇应用领域广阔。在海运领域,绿色甲醇因为不含硫、低氮氧化物,可以替代传统的高碳船用燃料;在道路交通领域,绿色甲醇可与汽油混合或直接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也可用于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汽车;在航空领域,绿色甲醇可通过转化为喷气燃料,作为一种可持续航空燃料。
当前,绿色甲醇在海运领域的需求正在显现。“我们迫切需要大量绿色甲醇燃料,2023年已经投运的首艘船舶所需绿色甲醇总量为1万吨,2025年交付18艘大型甲醇船舶后,每年需要绿色甲醇75万吨,到2030年这个需求量将达到500万吨,2040年大概需要2000万吨。”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脱碳业务总监卡卡近日公开表示。
据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绿色甲醇船舶订单已超过200艘,按此估算,预计到2027年将会新增超600万吨的绿色甲醇燃料需求。
“未来,绿色甲醇将作为燃料及氢载体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持续发挥其化学构成物的作用。”赵凯表示:“我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甲醇消费量将达到5亿吨,新增市场超过3亿吨。”
燃料来源是关键
尽管未来需求量巨大,但目前已落地的绿色甲醇生产项目并不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这成为业内普遍担忧的问题。
来自全球甲醇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绿色甲醇产能仅为80多万吨。2022年统计的绿色甲醇项目超过80个,预计到2027年产能可达800万吨。主要的生产工艺路线包括两种,一种是生物质气化制甲醇,一种是绿电制绿氢后与二氧化碳耦合制取甲醇。
“今年这个数据可能已经翻了一番,但是这个数量可能还是不够,因为实际产量可能会受工厂条件等限制,与产能有一定出入。”赵凯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规划布局的绿色甲醇项目近20个,但真正投产、商业化运营的项目仅2个,分别位于河南安阳和江苏连云港,其余项目均暂未开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已投产的两个绿色甲醇项目,其二氧化碳均来自捕集的工业尾气,属于化石来源的二氧化碳,因此是否属于真正的绿色甲醇还存争议。
也有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由于绿色甲醇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成本,目前许多处于规划中的项目,最终能否真正落地,也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产业研究部主任王乐乐看来,我国生物质制绿色甲醇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各类生物质资源总量约为37亿吨,但能源化利用量约4.61吨,利用率仅约11.8%。
发展前景可期
可喜的是,当前业内对绿色甲醇的发展前景已形成共识,全行业协力合作、推动全产业链加速发展成为可能。
“当前,需要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整体推动产业发展。最好能有一些领先的公司率先布局,产生示范效应。中远海运与其他几家产业链相关公司日前签订的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对加快推动甲醇燃料的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信德海事绿色航运研究员张晗日前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将有更多绿色甲醇项目落地,比如马士基在订造甲醇燃料船前就已和甲醇生产商签订意向协议,中远海运去年开始也在和一些上游公司洽谈,有基本协议后,燃料生产商就能大规模建厂生产。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具体到我国,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未来发展绿色甲醇潜力巨大。
赵凯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燃料应用国,中国庞大的工程能力、装备能力以及港口基础设施,都为我们发展绿色甲醇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
在生产端,我国具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生物质原料,为生产绿色甲醇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根据资源潜力,我国生物甲醇理论产能为6.82亿吨,若10%的秸秆用于生产生物甲醇,年产量可达2070万吨;若10%的畜禽粪污用于生产生物甲醇,年产量可达4750万吨。”王乐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