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
一、配置策略确定
为了缓和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电网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划分了不同的峰谷时段,实行峰谷电价,利用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调动用户削峰填谷、均衡用电积极性。根据不同省份峰谷平时段划分的不同,将对各省进行不同的充、放电策略配置。
(一)峰谷平时段划分查询
可以登陆国家电网(https://95598.cn/osgweb/index)、南网在线(https://95598.csg.cn),查询各省峰谷时段划分以及峰谷电价情况。
✸国家电网→信息公开→电价标准;
✸南网在线→查询服务→电价信息;
(二)配置原则
根据不同省份的峰谷平时段的划分,进行充放电策略进行配置,主要设置为每天两充两放,原则上要优先考虑对尖峰的消纳,简易配置方式如下:
✸低谷充电——高峰(尖峰)放电——低谷(平段)充电——高峰(尖峰)放电
江苏、河南等地两充两放配置为3小时;
浙江、广东、重庆等地两充两放配置为2小时。(供参考,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容量评估
常用的容量评估方法有两种:按月加权平均评估、按日负荷曲线分析评估。
(一)按月加权平均评估
当提供的信息资料为某几天负荷曲线截图和近一年电费清单,或者仅为近一年电费清单时,可考虑按照按月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评估。
主要方法
根据每月电费清单,结合不同省份峰谷时段划分,可以算出对应的平均功率,最终算出每个月可以充放电的容量。
计算公式如下:
(考虑负荷波动性,加权值K取值范围在0.5-0.8,这是一个经验值。)
第一个循环可充谷电量=(最大需量—谷段平均功率)*第一个循环可充电小时数;
第一个循环可削尖电量=峰段平均功率*第一个峰可放电小时数;
第二个循环可充平电量=(最大需量—平段平均功率)*第二个循环可充电小时数;
第二个循环可削尖电量=峰段平均功率*第二个峰可放电小时数;
(以上结果均按照,不同省份不同月份峰谷时段划分进行计算)
按照以上方法,算出12个月的日平均储能充放电容量,取12月中最小容量或者倒数第二小容量,作为推荐配置储能的容量。
一般情况下如提供十天左右的负荷曲线,可以将测得的容量带到负荷曲线上做验证。
可利用Excel的运算功能,将相应的计算公式以及逻辑判断编辑好,只需要录入相应的月份的用电情况,即可的得出所需的结果。
(二)按日负荷曲线分析评估
如果能提供完整的至少半年以上的负荷数据,可采用按日负荷曲线分析来测算可装机容量。在分析之前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目的是将各种格式的数据,处理成为我们能够直观分析的曲线形式。而在前期测算过程中,因为数据格式各式各样,再加上Excel运算功能对数据格式要求比较严格,花费较多时间的便是数据处理。下面分享一下我在测算过程中遇到的几种数据格式,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格式一:纵向每天96点负荷数据(浙江比较多)
格式二:PDF格式的每天96点负荷数据(江苏比较多)
这种格式可以算是标准格式,只需要使用工具将PDF转换为Excel即可得到格式一。我用的转换工具主要有两个:WPS(会员功能,可以批量转换,非常好使)和一个免费网站https://www.ilovepdf.com/pdf_to_excel(好像是只能一个一个的转换,而且页数太多就需要米了)。
格式三:也是江苏项目遇到的
这种形式的数据,也是通过处理,最终变成格式一。具体操作方法为:对第一行第一列进行数据筛选,只显示“正向有功”,然后在每一列后面插入空白列,依次对数据进行编号,最后进行排序即可得到格式一。
以上三种格式的数据,通过整理得到数据格式一以后,就只需要进行数据透视表操作即可,数据透视表以最好每半年或者每季度数据处理。生成数据透视表之前,要判断一下,功率的数据,是否为实时的负荷数据。如果是电能表示数,需要依次两两作差,并乘上乘率CP*PT。如果负荷数据不为0,而透视表结果全为0,一般是因为数据格式的问题,需要检查负荷数据是否为数字格式,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将功率列数据进行分列操作。
最终透视图结果得到如下图:
格式四:横向的24点负荷数据(每小时一个负荷数据)或者96点负荷数据(每15分钟一个负荷)
对格式四,直接选取相应的数据,插入折线图即可。也可求出不同月份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同时展示在曲线里。(在插入折线图之前一定要确保所有数据均为数字格式,一般情况下曲线出不来都是因为数据格式不正确。)
负荷数据和配置策略已经确定,最后便是进行容量评估。我们根据谷充峰放的原则,对各个时段能配置的容量进行测算评估,即负荷曲线在不同时段与基线(充电时基线为最大需量或者是变压器可使用的容量——通过电费清单获取;放电时基线为横坐标0)构成的面积,最后按照条件选取条件最苛刻的容量(面积最小)作为项目的推荐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