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载,看见风电美好时代

新能源采编风电 2023-08-03 09:29:22 201阅读 举报

2010年新年伊始的一天傍晚,北京街头,经过一场几十年一遇的暴雪侵袭,万物尽显萧瑟,身处其中不免寒意阵阵。四个年轻人坐在路边,脸上满是失落、迷茫。大学毕业后怀揣憧憬来到首都,却在第一份工作上遭遇挫折,四人倍感沮丧,接下来何去何从是摆在他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对于这一幕,十三年后张海斌仍历历在目,只是他早已在风电行业中找准了位置。十三年间,能够亲历风电产业壮大,陪伴三一重能成长,张海斌觉得自己“很幸运”:碰到了一个好行业,遇见了一家好企业。


幸运的选择


提及十三年前的那次选择,张海斌总有一种“误打误撞”之感。


时间回到2010 年,在中国电力领域,火电是绝对主力,火电厂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去”。风电并不为太多人看好。


这一年,张海斌与三名同学正急于寻找就业机会。“听说有一家企业叫三一重能,风电业务刚起步,要不我们去试试?”他们从朋友处得到消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三一重能的面试。幸运的是,四人均被录用,从此与风电结缘。


入职后,张海斌被分配到制造车间,学习风电机组的生产装配,这一待就是三年。


张海斌坦承,自己此前从未接触过风电,对这种发电形式缺乏认知。好在大学期间主修的是机电一体化,对机械设计、电气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车间繁忙而枯燥的工作中,张海斌逐渐对风电机组及其子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


虽然一头扎在车间,但张海斌一直希望能到项目一线去检验和丰富自己掌握的技能。2013 年年底,张海斌被派往大唐河北新能源张北乌登山风电场担任服务工程师,参与项目运维。


据了解,该项目是三一重能的首个风电机组供货项目,一期到四期总装机容量为20 万千瓦,均安装了三一重能的风电机组。


初到项目现场,张海斌真切感受到了一线的艰苦。乌登山风电场所在地入冬早,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最低温度在-30℃以下。“工作时,穿的棉质工作服会冻透,手脚都冰凉,风吹在脸上是刺骨的寒冷。”而且当时免爬器尚未普及,70m 高的塔筒只得靠手腿并用去爬,再加上从繁华城市到荒无人烟之处,这些都对运维人员的身体、意志、心理带来了巨大考验。


在这样的环境中,张海斌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那段时光还是很美好的。大家一起爬机组,一起学习。为了及时完成运维任务,中午不下机组,不吃午饭。完工后,大家坐在车里一路颠簸唱着歌返回驻地。”


这份乐观,源于张海斌的性格。作为甘肃人,他有着“西北汉子”的典型性格特征?豪爽,肯干,有血性,认准的事情就不会轻言放弃。


“我一直想到项目现场做服务,后来终于能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每天都很有激情,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他解释道。


对于张海斌而言,这段经历因具有“启蒙”意义而显得格外珍贵。正是在乌登山风电场积累的经验,让他初步掌握了从事项目现场工作的“钥匙”。


就在张海斌埋头苦练内功之时,一场危机悄然而至。201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出现了大幅下滑,整体市场陷入低迷,“订单很少,人员大量流失,很多同事选择了离开”。


其中就包括与张海斌同期入职的同学,但张海斌选择了留下。“一方面,我已经喜欢上风电;另一方面,三一的企业文化与我的性格很契合。”


其中,张海斌最推崇的是“疾慢如仇”。简而言之,所有事情只要安排下来,不管有多困难,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让客户满意。


而三一重能在行业低迷期的做法,则让张海斌觉得这家企业“够义气,即使是在最低谷,也没有拖欠过员工的一分钱工资”。


好在经过一番重大战略调整,三一重能“涅槃重生”,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回归正轨,并在近几年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言及于此,张海斌很庆幸选择了坚持,让自己获得一个好的成长平台,才有了后续更为精彩的故事。


他国奇遇记


对于普通人而言,能与一国总理面对面交谈,无疑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事情。2014年,张海斌迎来了这样的“高光时刻”。


是年,结束乌登山风电场工作的张海斌接到公司通知,让他到埃塞俄比亚参加阿达玛二期风电场的建设和运维。


据悉,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3万千瓦,安装了102台三一重能制造的风电机组。它是埃塞俄比亚最大、非洲第二大风电项目,也是当时中国风电企业在海外开发的最大风电项目。项目采用中国贷款、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和中国承包商,是中国风电“走出去”的第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项目。建成后,有效缓解了埃塞俄比亚电力紧缺的局面,为非洲国家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榜样。


获知消息后,张海斌兴奋之余,又不免十分纠结。


十三载,看见风电美好时代


被派去参与如此重要的项目,既是公司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是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难得机会。然而,当时张海斌刚完婚,爱人有孕在身,出国就意味着长期远离家人,错过孩子的降生。


“年轻人应当以事业为重,多出去闯闯,不用为我担心。”爱人的一席话最终打消了张海斌的顾虑。


出国前,张海斌已经了解到当地的条件较差,相应做过一些准备。


“那个时候,恰巧有个同事从埃塞俄比亚回国休假。他告诉我,当地吃的东西比较少,最好多带点零食。所以,我拿的箱子里基本都是零食,衣服很少。”张海斌告诉记者。


然而,到达现场后,环境的艰苦程度仍超出了张海斌的预期。“当地频繁停电、停水、断网,用电高峰期时,由于电压低,灯泡发出的光都是红色的。”


为了保证机组按时运送到风电场,三一重能的人员甚至不得不十多天吃喝睡在车里。当地又潮又热,在机舱里连续十几个小时调试设备,浑身如同洗澡一般;从风电场到驻地的道路,常常因大雨而泥泞不堪,人力推车成了家常便饭。


更大的挑战在于,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让张海斌至今心有余悸的一件事是,生平第一次被人用枪指着头。


到风电场没多久的一天,张海斌和同事完成验收工作后从机舱上下来,刚打开塔筒门,迎面而来的是黑洞洞的枪口,一名当地人手拿AK47自动步枪指着他们,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话。这种在国内只有电影里才会上演的场面,着实让张海斌和同事惊出一身冷汗。两人假装镇定,赶紧指了指衣服上的三一标志和身后的风电机组,比划着想告诉对方自己是项目工作人员。但持枪者根本不理会,还往前走了几步。幸好雇用的当地司机及时赶到,经过一番解释,那人才放下了枪。


事后从司机口中得知,由于项目规模大,为了保障建设期的财产安全,每个机位点均雇有当地人看守。张海斌和同事背着包从塔筒里出来,因天黑看不清,才被误以为是偷零部件的窃贼。


与此同时,身在异国他乡,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与日俱增。当时,与国内联系主要靠打电话,不仅有着数小时的时差,且费用昂贵,信号差,每次通话时间都很短。


张海斌记得,一天下午他正在风电场工作,突然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通话内容断断续续,最后只听见“生了,生了”。张海斌的心里五味杂陈,既为自己当了爸爸而高兴,也十分愧疚没能陪妻子生产,错过看孩子出生的第一眼。


“接完电话真的想马上回国,但是项目没完成,我肯定不能走。参与一个项目,就必须保证它安全、稳定运行,这是风能人的天职。”张海斌说。


在他看来,通过这个项目,自己的调试并网、故障处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因为在国外,碰到问题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查图纸、琢磨,独立进行处理。


2015 年5月18日,埃塞俄比亚时任总理莅临阿达玛风电二期工程项目视察。参观过升压站和部分风电机组后,他向在场的人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张海斌觉得,这是对中国风电建设者的最大褒奖。


有意思的是,张海斌还为埃塞俄比亚总理讲解了风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受到这位总理的夸赞。


谈及这段经历,张海斌喜欢用“三个没想到”来概括:没想到能出国,没想到能参与这么重要的项目,没想到能见到一国的总理。


沟通是关键


回国后,经过短暂休整,张海斌便奔赴忙碌的项目一线。只是他的角色已有所改变,开始带团队,这让张海斌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原来是别人管着你,给你安排工作。自己带团队后,每天要考虑怎样把团队带好,如何让日常工作更有效率,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机组稳定运行。”他解释道。


为了快速适应新的岗位,张海斌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选择以身作则,冲在最前面,用行动激励团队成员。尤其是对于新入职者,张海斌手把手地进行指导。


由于工作环境差,一线人员流动性大成为常态。张海斌坦言,这个问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多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张海斌向那些希望从事风电运维工作的人建议,“如果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或者没想过在行业和企业里站稳脚跟,趁早别干这行,因为现场的环境条件摆在那里。”


加强沟通,同样被张海斌视作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和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关键所在。


“我们在现场做运维,是连接公司和客户的一个‘桥梁’。要是不能及时了解客户的想法,消除他们的顾虑,甚至影响到发电量,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徒劳的。”他表示。


工作过程中,对于客户提出的要求或者存在的疑虑,张海斌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自己能够带领团队处理的,就在现场解决;无法解决的,就向公司反映,公司提出具体措施后再反馈给客户。


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张海斌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项目现场,如何维护好家庭关系成为他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张海斌选择将爱人和小孩带到项目上,“要跟家人好好沟通,让她们更了解这个行业。她们首先要知道你在做什么,才能理解你,然后支持你。”


看得见的成长


十三年来,张海斌陆续参与过十多个风电项目的调试并网和运维。其中的一些项目在三一重能,乃至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都留下了重要印记。


以国投甘肃北大桥第七风电场为例,它是国家首批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的二期项目,也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应用单机容量6MW级以上机型的陆上风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安装了64台三一重能的6.25MW风电机组。


此外,张海斌还带队参与了三一重能7.X MW 平台样机的运维工作。该机型曾创下全球商业化应用最大单机容量陆上风电机组的纪录。目前,其已在吉林通榆等地实现批量化应用。


历经十三年的磨砺,张海斌早已从“风电小白”蜕变为“技术能手”,职务随之升至三一重能服务公司西北大区副总经理,负责西北五省区所有风电项目的建设与运维。


十三载,看见风电美好时代


只是张海斌认为,无论职务如何升迁,“跑一线”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他奔波于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到项目现场了解人员动态、机组运行等情况,进行安全检查。“今年,我第一站去的是新疆,已经跑过我们公司在新疆的2/3项目。”


他的想法很简单,“在外面跑虽然累一点,但能够触摸到最真实的东西。”


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张海斌自然对风电行业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拿我们公司来说,1.X MW平台的故障率是比较高的,但是从3.XMW平台开始故障率快速下降,现在新机型的故障率非常低,经常几个月报不出来一个故障。”


这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主要完成日常巡检、定检等常规工作,项目所需的人员数量也大大减少。一个简单的对比是,早期,一座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陆上风电场,通常需要配备10多名运维人员;现在,同等装机规模的项目只需要5个人左右。


机组性能的提升,离不开风电企业的长期投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大量新技术成果,如辅助控制系统、智能运维工具、智能预警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相比之前,新机型采用了更多的辅助控制系统,这虽然增加了调试的工作量,但它们都是为确保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运维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张海斌向记者表示。


显然,这只是中国风电产业所取得巨大进步的一个缩影。


年新增装机容量从百万千瓦到千万千瓦,再到突破5000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从千万千瓦,到接近4亿千瓦;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从1.X MW,到迈入10MW级别;度电成本从超过1元/千瓦时,到实现全面平价……中国风电产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走向成熟。


这背后,有着无数像张海斌这样普通风能人的身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既是过去十多年风电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更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书写者,凭借智慧和毅力开创了属于风电的美好时代。


当下,碳中和浪潮席卷全球,作为“主力军”的风电进入提速提质发展的新阶段,风能人迎来了更广阔的舞台。


“风在哪里,项目在哪里,中国风能人就应该出现在哪里。”秉持这种信念的张海斌,将会在追风的路上一直奔跑下去。


版权声明:
作者:新能源采编
链接:https://www.zhaoxny.com/p/3df3abbebba05.html
分类:风电
本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