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10月25日,随着6个抽水蓄能工地上的施工机械齐声鸣笛、应声而动,广西抽水蓄能电站群项目建设正式启动,5300余名建设者勠力同心谱新篇,推动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
当天,广西抽水蓄能电站群开工暨建设推进大会在钦州、南宁、贵港、玉林、桂林等六地同步举行,全力、全面推进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为2025年实现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全速冲刺,其余各地抽水蓄能工程加速建设,向着“十五五”规划如期投产的目标奋进。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南方电网与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化合作,积极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双湾联动,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
聚焦科学规划布局,保障新能源大规模消纳
来到钦州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厂公路隧洞口,巨型的风机在郁郁葱葱的群山顶上转动不息、延绵不绝,轰鸣的施工装备在山体内凿开硬岩、加速掘进,和谐融入这片位于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三隆镇、那隆镇三镇交界处的绿水青山之中,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宏伟蓝图中印下属于自己的“笔墨”。
展望一千多个日夜之后,当这座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百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21.6亿千瓦时,相当于10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量。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抽水蓄能电站可根据电力系统调节需要,灵活地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蓄能,放上水库的水到下水库发电,为电力系统提供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黑启动等六大功能,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助力新能源大规模消纳的重要力量。除了电力的功能优势,抽水蓄能项目投资金额大、经济效益好,以单座120万千瓦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总投资约80亿元,拉动地方GDP增长超160亿元,建成后每年创造税收约1亿元。
据了解,南方电网在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抽水蓄能项目开发中,坚持“优先满足负荷中心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地区调峰需求”的规划布局原则,科学制定抽水蓄能总体规模、站点布局、建设时序,在建的9个抽水蓄能工程的规模达到1080万千瓦。
“南宁、桂林灌阳、钦州、贵港、玉林抽水蓄能工程装机规模600万千瓦,总投资401亿元,约占到目前广西抽水蓄能项目总投资规模的70%,将于2029年实现全部投产发电,届时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08亿千瓦时,相当于50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量。”南网储能公司基建部总经理余建生介绍。
当前,南方电网在桂投资建设的5个抽水蓄能项目如火如荼、进展顺利,将助力广西加快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南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发挥广西抽水蓄能首站的“头雁效应”,建成后将有力支撑南宁区域电力负荷调节;桂林灌阳抽水蓄能电站助力打造桂北“风光储”一体化产业基地,建成后将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钦州抽水蓄能电站优化北部湾经济区电网电源结构,建成后将促进沿海地区核电、光伏和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消纳;玉林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将为海上风电消纳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改善广西电源结构;贵港抽水蓄能电站是广西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将助力广西沿海地区海上风电和核能的开发与送出消纳。
聚焦绿色工程建设,打造生态低碳的靓丽名片
每年金秋,上千只白鹭都会“如约”来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栖息,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打卡”,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近日,这座一期工程已投产30周年的我国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不仅刷新了“对港累计调节电量超300亿千瓦时”的运营新记录,也树立了种树70万棵、植草15万平方米的绿化“里程碑”。
在特区深圳,每逢樱花花期,大批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盐田区的小三洲,走进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欣赏大坝下4000余株樱花旖旎枝头、烂漫盛开。
这座纳入深圳市8条生态旅游精品路线的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首座建在城市中心的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域纳入城市公园体系,免费对市民开放,下水库则直接在铜锣径下水库基础上改造建成,实现了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最大程度保护。
“同样是建在城市中心,把未来的贵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什么样子,是值得我们提前思考的问题!”南网储能公司贵港抽蓄项目部总经理黄卫华说。
2024年3月,南网储能公司向社会发布了《2023年ESG报告》。《报告》的“环境篇”正式对外披露了该公司的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属国内首次。
该标准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72项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文件或其中的条款,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评价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明确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的管理机构和各参建单位绿色施工工作职责及评价标准。
“公司目前已有多座在运抽水蓄能电站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在改造自然中保护自然,在水土施工中保持水土’已经成为基建工作者的思想共识,接下来我们会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到广西,让它们在八桂大地上开花结果。”南网储能公司环保高级主管江淑文如是说。
聚焦国产核心技术,推动抽水蓄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千里之外的广东阳江,坐落着我国“40万千瓦级、700米级超高水头超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自主化依托工程——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2022年5月全面投产发电。
在阳蓄电站地下厂房,“4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单机容量全国最大”“800米水头级钢筋混凝土衬砌水道世界第一”两条巨型横幅,醒目地悬挂在墙体上。“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水道建设、系统设计、机组研制三大关键技术领域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的800米级钢筋混凝土衬砌水道突破了水道设计、围岩渗控、灌浆工艺等多个技术难题,较钢板衬砌水道具有施工快、造价低、耐久性强等突出优势。这项先进技术将全面应用到我们在桂投资的5个抽水蓄能电站。”曾在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作、目前担任南宁抽水蓄能电站高级项目工程师史云吏告诉笔者。
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产业创新的牵引作用,当好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是中央企业肩负的使命职责。和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同时投产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安装了首套国产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设备,补齐了抽水蓄能主机设备国产化的“最后一块短板”,产品成果正在行业内加速推广应用。
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包括调速器、励磁、计算机监控、保护等四类系统构成,涵盖206种设备、近12万个元件,被喻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大脑”。以前,这套系统的供应主要依赖进口,面临着功能优化存在“盲区”、备品备件更新困难等“卡脖子”难题。
2021年,南网储能公司启动首套“芯片级”自主可控的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研制攻关。经过近3年的创新实践,攻关实现技术创新40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9月,该套系统正式纳入我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在我国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驱动下,抽水蓄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广西5座抽水蓄能电站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创新的大平台,以用促研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能够持续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迭代升级。”余建生表示。
聚焦项目数智管理,赋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营提质增效
2024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八,随着掘进机刀盘完成最后一圈的转动,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自流排水洞口最后一层岩石顺利剥落,接近5100米的长洞全部贯通。
这不仅给建设者们提前送来了新年喜庆,也标志着国内最先进施工装备水平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顺利完成了华南地区抽蓄领域的首次应用。该套装备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效率达到人工钻爆法的4倍,将在玉林、贵港、肇庆抽水蓄能项目大范围推广应用。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数字技术能更好赋能实体产业。2023年,投运满5年的深圳抽水蓄能电站装上了我国首套“北斗三号”抽水蓄能卫星监测系统,对上水库大坝变形情况进行精准监测。
基于该系统试运行一年来的稳定性能,南宁抽水蓄能电站近日正加紧安装专属的“北斗三号”卫星监测系统,用以监测整个上下水库边坡和大坝的变形。相较于深圳抽水蓄能电站,这一先进数字化监测工具在新抽蓄项目引入的时间更早、赋能项目的范围更大。
建好电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好、管好电站。在南方电网“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下,南网储能公司正持续优化抽蓄电站投产后的智能化调度模式,大力推广远程集控、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电站生产运营赋能增效。
2022年,南网储能公司建成了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6座抽水蓄能电站、31台机组由属地分散控制转向远程集中控制,控制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2至3倍。
技术的数智化发展推动着抽水蓄能电站管理的集约化、专业化改革。传统抽蓄电站的管理模式下,一座电站现场驻点人员多达近百人。而目前,各抽蓄电站驻点人员不足20人,减员增效明显。
2023年,南网储能公司建成我国首个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依托31万个测点的数据提取和5000多个算法的毫秒级数据分析,检修人员可“足不出户”在线精准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在最大程度减少机组停电检修的前提下,保障机组设备状态可靠,理想状况下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500万元。
新工程,新技术,新动能。一幅幅锻造新质生产力的美丽画卷正在八桂大地加快绘制。南网储能公司加快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壮美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践行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