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10月15日,记者从在渝召开的中国(重庆)数字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电力需求侧管理创新大会获悉,我市虚拟电厂上线运营近3个月以来,聚合意向电力用户5993家,形成意向可调节电能22万千瓦,推动我市电力负荷管理从“政府指令”向“市场调节”转变。
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连晴高温天气,电力负荷不断攀升。7月底,重庆市虚拟电厂上线运营,这是西南地区首个上线运行的省级虚拟电厂。相对传统电厂而言,虚拟电厂并不发电,而是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它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将相对分散的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进行集成调控,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从而形成特殊的“电厂”并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管理。
“作为数字能源产业里的典型应用场景,虚拟电厂能够将数量多、分布广、单体规模小的电力需求‘化零为整’,通过聚合的方式纳入虚拟电厂统筹调度,以此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降低用能要素成本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能源”是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传统能源系统进行深度融合改造后形成的新型能源形态,它通过采集、传输、处理和利用能源装备、生产、输送、存储等全链条数据,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市经济信息委表示,近年我市持续推进数字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体系日趋完善、能源信息及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数字能源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初步形成“软件+硬件”协同创新、“制造+应用”共同发展的局面。目前,全市正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开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典型场景建设先行和示范项目,数字能源产业部分领域已具备较强发展基础。
“比如在清洁能源方面,我市累计建成投运用户侧分布式光伏155万千瓦,每年可发电11.6亿千瓦时。”市经济信息委电力处负责人表示,我市已建成投运30余座新型储能电站,截至去年底全市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77亿元,同比增长6%。当前,全市数字能源产业在光伏、新型储能、能源管理等多方面具备不少可深度开发的丰富场景且市场需求大,吸引了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等一批龙头企业对接合作。
接下来,我市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数字能源产业发展的带动支撑运用,通过建立需求响应资源池,挖掘一批商业综合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约用电潜力,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