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组团14家供应链企业,中车株洲所的野心藏不住了

新能源采编储能 2024-09-05 14:01:19 248阅读 举报

  网讯:刚迈进9月的门槛儿,国内储能行业,中车株洲所就制造了两个大热点。

  一是发布了名为CESS-4.0“变形金刚”的解决方案,容量高达6.904MWh/7.4MWh。一个是DC 1500V(直流侧电压)的系统,一个是DC2000V。

  结合同时期远景发布的8MWh系统,目前,中车株洲所新方案的容量第二大。

  就在今年4月,宁德时代、比亚迪先后发布了6.25MWh、6.432MWh系统,一举将大容量的竞赛推进到6MWh时代。

  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如今,中车株洲所又和远景一起抢到了大容量的制高点。

  第二大热点是,中车株洲所牵头,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

  电芯企业包括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温控的合作,中车株洲所集合了英维克、海信、同飞股份、美的等主流厂商;BMS&EMS的合作囊括了协能科技、高特电子、中汇瑞德、中航华亿。

来源:欣旺达动力官方公号

  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已经集成应用到CESS-4.0方案中,分别是688Ah大电芯、12kW直冷机(中车将其定义为行业首款储能直冷机)、一芯一管理CCS(Cell Contact System集成母排)+技术。

  CESS-4.0涵盖“交直控”三部分——容量≥6.9MW的升压变流一体机、储能电池舱以及配套EMS。

  一波操作下来,隔着屏幕,我们似乎都能感觉到中车株洲所躁动不安的野心:

  登上国内集成商老大的位子后,他试图依靠自身的体量优势,整合行业资源,进一步定义和引导行业,掌握更多话语权。

  和行业资深人士交流时,对方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集成商像中车株洲所一样,大张旗鼓地亮出自己的供应商队伍。看起来,多少有点号令诸侯的意思。

  中车株洲所有足够的底气。他最大的筹码,就是规模。

  2022年,国内储能市场爆发,中车株洲所以黑马姿态闯进大众视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超越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老玩家,成为国内集成商龙头。

  而国内是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在这个跳板上,中车株洲所也够到了全球的排名。

  WoodMackenzie发布的《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报告-2024版》显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阳光电源第二,中车株洲所位列第三。在亚太地区,中车株洲所更是位列第一。

来源:WoodMackenzie

  储能是典型的制造业,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自身的竞争力也越强。还有一点,新技术和新产品,只有经过大规模的应用,才能得到足够验证,进而成熟,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对产业链上下游厂商而言,绑定中车株洲所这样的大客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就是链主,也就是产业龙头。他们直接影响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也可以直接决定产业链企业的市场份额。

  以电芯行业为例。以前,就有行业人士告诉我们,电芯厂排着队等阳光电源使用自己的电芯。主要是阳光电源出货量大,而且懂应用,如果采用自家电芯,电芯得到的验证也多,就可以实现市占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近期的一个案例就是,7月1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沙特ALGIHAZ签订7.8GWh的合作协议。该合作将部署1500多套PowerTitan2.0系统。

  此前,中创新航官方曾透露自己的314Ah电芯配套在PowerTitan2.0中。

  有消息称,7.8GWh的订单将采用中创新航314Ah电芯。这将直接拉升中创新航的市占率和市场排名,提升中创新航314Ah电芯的稳定性。

  当下,电芯竞争趋于白热化,大容量电芯是竞争焦点。谁能定义下一代大容量电芯,并率先具备量产能力,谁就有可能抢到下一轮市场先机。

  大容量竞赛中,对很多厂商而言,大多是被裹挟的状态。联手中车株洲所这样的大客户或许是摆脱被动的好方法。

  这样的情景下,中车株洲所刚好可以发挥链主的号召力,掌握更多主导权,同时削减产业链对自身的制约。

  对于此次合作,中车株洲所的表述是,从系统和部件双维度定义储能系统的未来,共同定义锂电储能发展新技术。

  商业世界,有个说法,就是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行业巨头往往具有定义新技术、新产品,引导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就像苹果之于智能手机,特斯拉之于电动汽车,宁德时代之于电芯,阳光电源、华为之于电力电子技术。

  中车株洲所能否构建出引导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还需要时间。上述资深行业表示:“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产业链合作有点虚,实际落地的效果,还要等等看。”

  中车株洲所的操作,还证明了一个趋势,那就是资源越来越向头部聚集。大厂有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一体化或者整合产业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行业低谷时期,巨头往往选择逆势扩张或整合资源。

  不久前,光伏龙头通威股份拟50亿元并购润阳,拉开光伏行业兼并重组的序幕。这样深度整合的故事,近1-2年内,是否会在储能行业上演,且行且看。

版权声明:
作者:新能源采编
链接:https://www.zhaoxny.com/p/6a840ec710812.html
分类:储能
本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
机械储能有哪些方式?
问答 1 位能友回复
如何判断锂电池的优劣?
问答 1 位能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