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新能源采编风电 2023-09-28 10:18:33 1116阅读 举报

为庆祝三峡集团成立30周年,传承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为核心的三峡精神,从今天起,开通“我的三峡故事”栏目,讲述上海院职工为三峡集团建成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而奋斗拼搏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幼时初读诗句只觉哀怨凄凉,又神秘莫测,却从没想过多年后的自己会与“三峡”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分。作为一名重庆人,我一直对广袤无垠的大海有着无限的向往,入职三峡集团上海院,不仅让我与神秘的三峡亲密无间,更让我开启了与海为伴的奇幻旅程。


初遇风电 所见所想皆是前人伟绩


或许是缘分使然,加入上海院的那一年恰逢2010年上海世博会,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并网发电,为世博会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这一年,是业界定义的中国海上风电起航的元年,也是上海院驶入海上新能源赛道,开启向18000公里海岸线“种风机”的一年。能在这个时间节点成为一名风电人,我既感幸运又知任重道远。


初入岗位的我,每每听到前辈讲述东海大桥“把一根筷子插在豆腐里”的故事,内心都深感触动。那时的团队没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装备,国内外同行也认为单靠我们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将风机牢牢地、笔直地立在深厚的软土里,同时确保它长期安全运行,绝非易事。但前辈们起早贪黑地查阅文献、不知疲倦地勘察论证,“别人有的我们可以造,别人没有的我们也可以造”,怀着这样的信念,不知推翻了多少方案才最终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桩承台结构,让基础像一只只螃蟹一样,牢牢地抓在海床上。在经过一次次台风的考验后,我们能够大胆地说:“只要我们想做、敢做,就必定能成。”初代风电人身上展现出的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作风,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追求,在不知不觉中为上海院注入了与三峡如出一辙的精神血脉。


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走近风电 知行合一才是制胜法宝


从冰封万里、天寒地冻的渤海,到烈日炎炎、台风卷席的南海,我们用脚步丈量着祖国大陆18000公里的海岸线;从夜半挑灯、天光作伴的案前,到寒风刺骨、险象环生的现场,我们博学审问、身体力行,致力攻破在海上“种风机”的技术难题。


2012年,我们是第一个在海冰区域吃螃蟹的风电设计院。要在滴水成冰的海面上“种风机”,唯有稳扎稳打、因地制宜。我们抓住海冰抗弯强度低的弱点,用模型反复验证,提出了抗冰锥新型结构,成功削弱了海冰对基础的影响。为了获得现场实测数据,我们待在海上,和风机一起,接受零下十到二十度海风的侵蚀,最终度过漫漫长冬,迎来春暖花开,在“海陆共进、风光并举”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2016年,海上风电全面迈入大功率机组时代。国内外8个主机厂家、14台5兆瓦以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兴化湾同台竞技。这14台风机就像是我们的14个孩子,我们倾注了无数心血,见证他们从出生到长大。我们对比发现部分国产风机的性能并不逊于甚至还优于国外品牌,便从中遴选出最适合我国海洋环境的风机开展进一步自主研发。而我们与风机即将共同面临的新挑战,是隐藏在兴化湾海面下,那些看不见的高低起伏的“山体”。此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高效、经济地“在岩石上种风机”。那时的我还困在年轻同志容易陷入的误区中,认为设计就是坐在办公桌前攻克难题,在现场摸爬滚打倒不如在办公室里多做几个项目成长得快。年轻的我怀着这种心理去了现场,却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三年。


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在那三年里,我们平均30岁的设计团队,铆足了一股劲。没有规范,我们就从其他行业规范中找答案,找各行业专家请教学习,笔记和算稿垒起来足足有半人高。我们设计的大直径、嵌岩、直高桩承台基础,首次运用就承受住了双台风的袭击,成功解决了大风机、浅水嵌岩的设计难题,推动了我国风机的大型化和高质量发展。我们的“野心”还远不止如此,找场址、做方案,不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七年过去,我国自主研发的8兆瓦、10兆瓦,甚至16兆瓦风机都有了工程实践场景,构想和图纸变成了现实。三峡集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不再是一句空话;向更远更深的海洋要绿电、要生产力,也不再是梦想。


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回首过去时,我师父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有没有发现,这几年你的设计更贴合工程实际。”我恍然大悟,是夜以继日的现场工作,是举步维艰的探索过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理论拥有者到理论运用者的转变。我想,这就是成长,这就是三峡人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领跑风电 核心技术是第一竞争力


2019年底,我肩负起了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阳江沙扒项目的设计职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被耽误的工期我们靠设计抢回。白天开会研究方案、晚上挑灯制图,我们做到了何时提供设计图纸,何时就能开展校审工作。有一阵子,总感觉耳边有鼠标、键盘敲击的声音,那是在100多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凌晨回荡的声音。五大类八种基础形式,上千张蓝图按时交付,风电场建成时,我们也打造了一座“海上风电风机基础博物馆”。


当时,没有适合我国建设环境的浮式风机设计规范,面对水深过浅的难题,我们自主设计了全球首台抗台型、漂浮式风电机组平台——三峡引领号。时空仿佛穿越回了2010年,我们与面对台风的前辈们情绪相通,虽然前期反复进行了实验论证,但仍深深体会到那种吃不好、睡不稳的忐忑心情,既盼风来,又“怕”风来。直到三峡引领号承受住了暹巴台风的冲击,大家悬在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下。这一次,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中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提供了解决方案。至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三峡上海院是国内首个系统性掌握海上风机基础设计,并在工程中成功运用的设计院。


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我们沿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面对海冰、台风、岩石、深水等硬骨头,自主研发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建设条件的海洋风电解决方案,积极推动技术革新和降本增效。我们可以拍着胸脯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我们从海上风电设计“小白”变成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全国首座全集成、多功能的嵌岩海上升压站,全球单体容量最大、单位千瓦重量最轻的交流海上升压站等在我们手中建成。


发展风电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前进方向


截至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不仅实现了规模的超越,更是在质量、装备和自主创新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在三峡集团开启“海上风电引领者”的征途中,我也不断汲取知识,快速成长。


我的三峡故事丨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在深入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的背景下,将设计与总承包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成为大势所趋。通过参加培训与实践,我认识到设计与施工单打独斗已不能适应现在快速的市场变化和需求,如何去开展项目策划,如何去推动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是新时代对项目运营者与管理者提出的新问题。不断强化项目经理的理论知识、管理能力与业务水平,做到“懂设计、会施工、能估价、善协调”,才能真正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服务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是三峡集团30岁的生日,也是我加入集团的第14年,我参与了三峡的发展,三峡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将怀揣一代代三峡人“为我中华 志建三峡”的初心,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发展顾问集团的道路上,在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走向规模化开发、走向平价上网的道路上,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远大征程上贡献更多力量,续写新的三峡故事!


版权声明:
作者:新能源采编
链接:https://www.zhaoxny.com/p/865ef90d33a2a.html
分类:风电
本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