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规模:规模主体,由电网企业承担消纳任务。为各地落实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所必需的新增装机,采用竞争性配置,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2021年度的保障性规模为90GW。
——市场化规模:由电源企业承担消纳任务。为超出保障性消纳规模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企业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获得,在落实抽水蓄能、储热型光热发电、火电调峰、电化学储能、可调节负荷等后,由电网给予并网。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以及系统调峰成本的下降,将电网企业承担的消纳规模和比例有序调减。因此,在未来新能源的年新增装机中,保障性规模的比例将逐渐降低,而市场化规模的比例将提升。对保障性规模和市场化规模对于调峰能力的要求对比,若按照1.5元/Ah的化学储能成本计算:
——保障性规模的主流要求:10%、2h,折合增加单瓦初始投资约0.3元/W。
——市场化规模的最低要求:15%、4h,折合增加单瓦初始投资约0.9元/W。
可以看出,市场化规模的调峰能力配建要求的成本,基本是保障性规模的3倍!在现有化学储能成本下,首年约增加0.6元/W的初始投资。未考虑将来化学储能设备更换成本。